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专业技能培训


推荐新闻
  
这十年,群众精神健康获得感递增明显
来源:人民政协网 | 作者:陈晶 | 发布时间: 2022-07-13 | 11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我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如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进展与成效。

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已纳入法治化轨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精神心理健康亦非常重要。

“过去十年,我们国家精神卫生最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精神卫生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介绍,在2013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从法律层面对社会、政府还有每个公民关于精神卫生相关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也为很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其次,是加强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陆林介绍,2016年,多个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意见》,加强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让全社会重视这个问题。在2021年底,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立,从国家层面来统筹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我国开展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工作,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一个登记报告制度,到2021年底,全国在数据库里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660万。很多重性的患者都得到了帮助和管理,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率现在达到92%,也就是90%以上的患者都得到了照顾、治疗。

“第三,国家重点加强了精神卫生方面的重点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建设。”陆林说,《“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基层、综合医院建立精神科提供了政策支持,过去很多县市医院精神卫生科很少,甚至没有精神科医生,现在很多医院都能提供精神卫生服务,一是建立精神专科医院;二是综合医院建立精神科。目前,全国有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5936家,和2010年相比增加了205%;全国精神科执业注册医生有5万多人,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144%。

“第四,开展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的试点。”陆林介绍,国家从2015年开始,围绕建立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等进行试点。过去十年,全国有1180多个区县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很多患者在家就能够得到康复,甚至能够回归社会正常工作和生活。

国家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它的发生对很多人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近十年来,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建章立制的过程。精神卫生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这些法律和制度都规定和保障了对突发事件开展心理救援的工作,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社会、民众心理健康的预防干预问题。”陆林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多个相关部门发布了针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等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方案8个。各个地市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上海、江苏专门针对精神卫生工作制定了地方的一些条例。

“值得强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对人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一周年的时候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冠肺炎对人心理方面的影响持续时间至少是10年~20年甚至更久,这意味着10年~20年的时间里全球很多人都可能面临着应激后的焦虑、抑郁和社会交往问题。”陆林提醒,特别是对青少年,因为长期缺少同伴的交流,有可能面临将来成人时社会交往方面的不协调甚至缺陷。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了《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世卫组织在这份报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大约10亿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020年,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暴增了25%。

“我国在这方面早早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在疫情发生之后,国家专门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治心理服务队伍,全国还建立了很多热线平台和电话,以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精神卫生防治机构为主,设立了660多条心理援助热线。”陆林介绍,心理援助的热线和心理慰藉干预的电话看似很简单,但是有些心理或者应急问题,通过这个电话很多人能够得到缓解。

“因此,对新冠肺炎疫情后,隔离的人、封控的人和在家的人,或者暂时缺少社会交往的人,除了疫情防控减少感染以外,也要保证心理的健康。”陆林建议,即使封控在家,也要按时起床、吃饭、休息,不要熬夜,这是维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基本的原则。“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出现问题了,时间长了会留下一些问题。发现问题后,可以先寻求简单的帮助,和朋友、亲戚、家人、老师、同事等聊聊天来缓解。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问题,就要寻求精神专科医生的帮助。”

精神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是关键

在精神心理疾病方面,抑郁症近年来是受关注最高的疾病类型。对此,陆林介绍,抑郁症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认识不到或者不认为它是抑郁症,所以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关注。

关于近年来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的问题,陆林介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工作节奏加快,还有一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这些不确定性都会给我们的情绪带来影响,也会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二是老百姓对抑郁症的认识提高。过去可能觉得抑郁症不是病,或者对它不了解、不治疗,甚至当其他的病治,其实我们国家的患病率跟发达国家比还是要低一点。

“过去十年,我国在抑郁症的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在‘健康中国行动’中专门设有‘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我们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实,每个人也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还有生活质量的基础,心理健康更是健康的基础。二是国家利用中央财政重大公共卫生的项目资金,在一些地市开展试点工作,组织专家制定了《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实施方案》,让我们每个学校、每个企业或者每个政府部门来关注这个问题。”陆林介绍。

“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各位媒体记者还是要加强精神心理疾病的科普宣传,不要把抑郁症当成洪水猛兽,它就是一个常见病,发病率在全球都很高,和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一样都比较常见,大部分人治疗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陆林强调。

“对普通的大众来说,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个病,是可以治疗的,跟其他病一样。”陆林说,不少人感觉自己最近心情不太好,工作效率下降,吃饭胃口也不好,甚至记忆力不好,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一定要去做专业的评估。其实,抑郁症治疗有效,也好治,很多人治疗好了就是永远好了,不会再复发,所以在自己感觉不好的时候要及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