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专业技能培训


推荐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林丹华教授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 作者:未知 | 发布时间: 2023-01-12 | 1236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有研究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隔离防疫与在线学习的常态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具体呈现怎样的态势?家庭学校社会应如何积极干预,共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日前,记者特别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林丹华教授。

1、问题现状: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

2020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报告指出,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竞争增大,代际冲突的加剧,叠加疫情的长期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惑与问题逐渐增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谈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求,林丹华表示,现在的中小学生主要面临学业压力、焦虑情绪、学习内驱力、社会适应、亲子冲突、行为问题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另外,还有成就需求、被尊重需求、自主性需求、意义感需求、情感需求及娱乐放松需求。而当问题不能及时化解、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出现。

“持久反复的疫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持续到疫情后较长一段时间。有研究显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的失眠发生率为23.2%,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林丹华指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紧张、焦虑抑郁;升学压力、网课效果差、担心成绩;学习动力低,失去意义感,迷茫,失去兴趣自伤自杀;网络和手机、电子产品成瘾,自责内疚情绪;长期隔离,回避与人交往,缺少体育活动,感觉被社会抛弃……除此之外,睡眠不足及手机成瘾等行为问题日益增多。

“青少年精神卫生疾患得不到解决,其后果会延续到成年期,损害身心健康,并限制成年后过上充实生活的机会。”林丹华呼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林丹华指出,在乡村地区,因家庭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缺乏专业的关怀和引导,乡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表现出更强的孤独感、更高的抑郁水平、较低的自尊水平等。再加上乡村地区心理健康师资力量薄弱,乡村教师在解决孩子们面临的心理问题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少专业的方法。

2、对策:发展成长型思维,让每个孩子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面对当下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和学校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才能让每个孩子的内心发光发热,拓宽前行的路?林丹华表示,在多重困境儿童和农村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及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实下,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为每个学生搭建他们适应现实生活的支架,而不仅仅是保护层。”基于此,林丹华提出了成长型思维干预项目。

在林丹华看来,成长型思维,是每一个人得以与更好的自己相遇的重要“武器”。“成长型思维是内隐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甚至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对每个人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林丹华进一步解释说,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努力无法得到改变。他们会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考验我们的关卡,如果我做得不好,就说明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通过努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他们坚信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能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所以,成长型思维区别于固定型思维的核心点就是个人属性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一定比别人拥有更靠前的起跑线,但他们可以比别人跑得更远、跑得更稳。”

林丹华介绍,“诸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成长型思维可同时提升学习者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水平。”林丹华表示,越是学习成绩较差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成长型思维所发挥的作用越大。不仅如此,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在学校中能体验到更多快乐、希望、自豪等积极情绪,对生活各方面更能感到快乐和满意。在林丹华看来,成长型思维是可以培养、可塑造的,“国内外大量的干预研究发现,一些非常短程的成长型思维线上干预就能很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在她看来,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具有低成本、高收益、可大规模推广的突出优势。

“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是一个融合‘个体—学校—家庭—社区’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提升每一个人的成长型思维,仅仅从学生个体层面进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等多个群体入手。”在林丹华看来,要培养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就要先塑造成长型的教育环境,塑造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校、教师和家长。她建议具备条件的学校将成长型思维有机地融入学校整体的教育理念中。“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家长若能对孩子正面临的困难和失败给予具有成长型思维特点的反馈,如表扬孩子的努力而非聪明,鼓励孩子将失败看作挑战等,则能积极地促进孩子学业成绩的提升和改变。当个体、学校、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后,就能建设起具有成长型思维的文化和氛围,助力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不断进步和成长,始终朝着与更好的自我相遇的目标大步前进。”林丹华说。

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上,林丹华建议开发农村教师、农村社区工作者、乡村医生心理关怀的培训课程,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公开化和共享化,打通“最后一公里”。另外,还要通过开展移动健康干预支持家庭项目来提升家庭关系,提高监护人照料和教养能力,帮助解决家庭问题。“期待国家能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儿童保护服务体系中,构建多部门、多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工作、社会学、法律、新闻学等合作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形成‘问题减少与促进积极发展并重’的困境儿童保护和心理关爱工作新思维。”林丹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