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心理健康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

(中级、高级)

推荐新闻
  
针对疫情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共青团中央带来了这份提案
来源:新京报 | 作者:张璐 | 发布时间: 2023-03-08 | 86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共青团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疫情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的提案》,建议学校、医院、家庭等密切配合,助力心理问题发现、转介、干预、诊疗、康复等环节形成闭环。

受疫情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发态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近年来,新冠疫情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就业升学都带来了一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发态势。随着“新十条”的发布,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但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并不会随之立即得到缓解。

近期的胡鑫宇案件,再次唤起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疫情暴发以来,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到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关求助逐年增长,抑郁、焦虑、自闭、情感障碍相关个案占个案总量的80%以上。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厌学、网瘾、亲子矛盾、学生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议学校、医院、家庭多方参与,形成发现诊疗康复闭环

目前来看,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力量分散且同质重复,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联动。学校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心理专业力量薄弱,而专业社会心理机构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参与学校心理宣教服务。发现、预警、治疗、跟踪、康复等各个环节存在工作和信息上的断层,学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链接。

为此,提案建议,建立多部门、多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医教结合、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

学校要做好前端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发现和一般性干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做好后端心理问题诊断、治疗及系统性康复;深入开展“家长课堂”“家长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服务通道,助力心理问题发现、转介、干预、诊疗、康复等环节形成闭环。

建议建立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和退出制度

目前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在技术标准、执业伦理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参差不齐,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统一的资格认证和行业监管,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为此,提案建议大力扶持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认证。建议在政府购买、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场地租金、畅通工作渠道等方面对专业力量强、社会声誉好、等级资质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心理专业社会组织予以支持。

建议畅通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渠道,对已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心理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实务的心理工作者进行备案、登记,建立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年审、培训和退出制度。依托共青团12355等现有心理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调动整合优质、规范的专业机构、专业资源和专业团队,支持和孵化专业心理社会组织,面向校园、社区和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打包服务和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并实施全过程监管。

建议建设全国统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

社会大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日益提高,但对心理问题仍普遍存有偏见,心理健康宣传科普工作严重滞后。

提案建议,依托共青团12355服务台,建设全国统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同时,增加建设资金投入,加强社会化资金募集力度;完善接询转介机制,打通绿色就医通道;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志愿者库,健全人力资源共享调配机制;加强心理服务对策研究,研发科学普惠的心理健康宣教产品,最终实现社会力量参与发现报告、转诊转介、技术支持、协调干预、宣传科普全链条服务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