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专业技能培训


推荐新闻
  
从三方面构建青少年精神健康预防体系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常青松 施宇 | 发布时间: 2023-10-31 | 9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学期开学不久,“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的词条就冲上了微博热搜。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时常引起广泛讨论。未成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亟须重视、研究和妥善应对的重要社会公共问题。

从生命周期来看,青少年时期在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精神健康问题多在这一时期初次发生,而且如果未能得到妥善处理,问题可能会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恶化,影响成年期的健康与福祉。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也可能会给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其应对不能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很多社会因素对个体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以及严重程度都有强烈且直接的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由家庭、学校乃至宏观社会等型塑而成。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渗透进了家庭、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场域,对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制定精神健康问题预防策略可以从三个层级出发:一是普遍性策略,从宏观层面针对全体青少年人口采取社会预防手段,包括普及有关精神健康问题预防的知识、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与预防体系、消除社会排斥、规范媒介报道方式、建立求助热线、减少社会污名等;二是针对特定群体的选择性策略,即针对被认定为“有潜在风险的”(如贫困、受虐、单亲、流浪等)青少年采取干预措施,包括开展定期筛查、福利增进、社工干预、“守门人”培训等;三是针对已有症状但尚未被正式诊断或治疗的群体的指定性策略,即针对具有抑郁、自杀等倾向的高风险人群开展临床治疗和危机干预。

具体而言,基于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预防的普遍性层面,在家庭场域,我们需要为青少年建立起有效的家庭支持网络,在家庭中寻找或培养“守门人”,同时也要为青少年的支持者提供帮助和干预。在学校场域,要积极开展全校范围的风险筛查,同时要大力提高心理健康通识类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普及度。在社会场域,媒体报道应更为审慎,关注嵌入社交媒体或网络平台的技术工具对青少年精神健康风险筛查的作用。

基于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预防的选择性层面,在家庭场域,我们要注重早期家庭检查的预防作用,同时针对高危风险群体制定相应的家庭干预项目。在学校场域,我们要更加侧重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如出勤率低、学习成绩差、问题行为较多、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等。此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人口流迁频繁,青少年群体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留守、困难家庭出身、遭遇负面事件的未成年群体需要特别的关注。

基于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预防的指定性层面,家庭场域的配合与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譬如采取结合个体认知行为治疗、家庭认知行为治疗和家长培训的综合认知行为治疗项目等。学校场域中要更加关注高风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的特殊需求以及人际交往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认知行为课程并由学校心理老师来实施。

总而言之,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防治不仅需要对影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因素进行全面且深入地把握,更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多场域联动,针对全人口、潜在风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进行多层次的防治。构建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预防体系是社会亟须谋划的重要课题,更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