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专业技能培训


推荐新闻
  
青少年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溯源分析、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作者:未知 | 发布时间: 2024-07-01 | 1597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难题,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1],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随之而来的学业压力也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业压力,是指学习者对超出自己应对能力或可能威胁到自身的学业内外环境要求的反应或感受[2],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水平。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的学生……强化应急心理援助,有效安抚、疏导和干预”。那么,青少年学业压力的来源有哪些?学业压力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对学生的学业压力,如何有效干预?

一、青少年学业压力的溯源分析

在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方面作出了多次努力与尝试。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再次从国家层面出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业压力,给青少年营造积极的成长空间。陈旭[3]、李田伟[4]、刘在花[5]、梁艳芳[6]等人的研究表明,就近20年来看,“改革校内课程课堂与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这套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善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第二个十年(2013—2022)相比第一个十年(2003—2012),学生“明面(即学校内)”上的学业负担整体有所降低。但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感受到的主观学业压力仍在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追根溯源。

(一)来自社会的内卷压力

随着社会发展,“考大学”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也进一步凸显。但是,很多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只有通过普通高中考取大学才是所谓的“正途”,对职业教育这层身份并不认同[7]。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严峻的就业环境让大多数家长提高了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再经过社会大环境的发酵,步步内卷、层层加码,进而转变为学业压力强加在青少年身上。生活中,很多孩子为了获得更多、更优的普通教育机会,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班、各类比赛、课外活动等,时间安排非常紧张,这背后有多大的学业压力不言而喻。

(二)来自父母的期望压力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简称“调查报告”)指出,95%以上的四年级和八年级家长都期望自己孩子的成绩是班里中等或中等以上,45.9%的四年级家长期望孩子的成绩是“班里前三名”,42.7%的八年级家长期望孩子的成绩是“班里前十名”。这显然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不可能有95%以上的孩子成绩在班上中等或中等以上,也不可能有40%以上的孩子都是前三名或者前十名,因为人类的智力或学业成绩大体呈“正态分布”。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潜力或许可以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但大部分孩子的学习能力确实无法达到家长的高期望。最终,家长对孩子成绩的不合理期望便转嫁到了对孩子学业的评价上,比如“你学习也太不认真了”“如果你再努力一点,你肯定可以……”诸如此类。这些言行传递的往往不是鼓励,而是过多的学业监控和评价性压力,让孩子产生“如果我不能取得好成绩,就毫无用处”的消极信念。

(三)来自学校的竞争压力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微型环境之一。其中,班级又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学校里弥漫的“恶性”竞争文化。如果学校或班级过分强调分数与排名,那么学生则要不断拼命学习以保持自己的排名,这种似乎没有尽头的压力极容易让青少年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并且这些情绪容易传染。二是不良的同伴关系。学业学习与同伴交往是青少年发展的两大主线任务,任何一个任务发展不良,或者两个任务都发展不良,均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挫败感,减少主动求助行为,增加学业压力。三是冲突的师生关系。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疏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

(四)来自内在的冲突压力

着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一个人发展的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其中青少年正处于童年期(6—12岁)与青春期(12—18 岁)。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习课程,就能够获得勤奋感,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则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建立自我认同,确认我是谁以及在社会中的定位。如果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期待与学习现状产生较大差距,则会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巨大的冲突与压力,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处理不好则会出现两种状态:一是习得性无助,反正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理想中的“学习成功”,不断受挫后干脆破罐破摔,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等内因,产生“我反正不行”“我注定会失败”等负面思维,呈现出学习倦怠、厌学、拒学、网络成瘾等失控行为;二是认知偏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客观评估,不能准确分析学业现状,为了坚守自己“是个好学生”的身份认同,逼迫自己更加努力投入学习,但是又因为无法解决学业问题,从而更加焦虑,陷入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学业压力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包括社会内卷、父母的不合理期待、学校的竞争环境等;二是个体内部发展压力,包括自我认知、学习期待、学习目标等。

二、青少年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学业压力如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包括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两部分,压力源并不一定形成压力反应。换句话说,面对同样的压力源,不同学生的反应并不相同。例如,对于高考前的摸底考试,有些学生跃跃欲试,有些学生则焦虑退缩。为什么不同学生会对同一压力源有不同的反应?拉扎罗斯和富克曼(Lazarus & Folkman)的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也称压力互动模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释框架[8]。具体到学业压力领域,影响机制如图1。

图1: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一)学业压力源触发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过程是最核心的过程,包括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初级评价时,学生主要评价压力源对自身的影响,评价结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压力状态,即这个压力源与自己无关或者压力源对自己的影响是良性、积极的。比如数学老师宣布明天进行测试,A同学特别喜欢且擅长数学,所以这个测试对A同学来说是一个积极且快乐的事情,对于A同学没有压力。另一类是有压力状态,即这个压力源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包括伤害、损失体验(例如考差了会被老师或同学看不起),或威胁、挑战体验(最近数学复习很好,自己充满信心,想要挑战一下)。如果是无压力状态,则心理健康。如果感觉到了压力,则进入次级评价,主要评估自己如何应对压力,包括评价压力源事件本身具有哪些特征、自己有哪些可用的资源或是应对方案等。比如,压力源是数学测试,那么学生可以根据经验分析这次数学测试的困难程度,也可以试着找老师或同学请教自己的短板,或者把整理的错题集拿出来复习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有观点认为二者并不一定是前后发生,也可能是同时发生。

(二)个体和情境是影响认知评价的两大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两个:一是个体的学业价值观,指的是学生认为什么事情是重要和有意义的。以考试为例,觉得“考试成绩更重要”的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更容易感到焦虑、紧张;觉得“考试是对学习查缺补漏”的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更能客观理解考试结果。二是个体的学业效能感,指学生对自我学习成败的预测及信念评估。对个人学习能力充满自信、拥有更多成功学习体验的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评价更加积极。比如一个擅长写作或者写作总是得到表扬的学生,面对作文就不会感到焦虑。

情境因素包括压力源事件和应对压力源的时间。压力源事件本身的新颖性、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认知评价。比如某次考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并且考试内容从来没考过,学生更可能感觉到压力。除此以外,应对压力源的时间是否紧迫、是否持久等也可能引发学生不同的认知评价,“明天考试”和“下个月才考试”带给学生的压力肯定是有差异的。

(三)认知评价结果激活应对方式

当学生的评估结果表明压力源可能给自己带来负性体验,并且自己无力应对时,更有可能采取聚焦情绪的应对方式(emotion-focused coping),比如回避、疏远、紧张、焦虑、选择性注意等。当学生的评估结果表明压力源充满挑战性,可能给自己带来积极体验,而且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应对压力事件时,学生更可能采用聚焦问题的应对方式(problem-focused coping),比如解读学业问题,找找突破点在哪里,有没有资源或者方法可以帮助自己降低学业压力等。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应对方式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源本身对学生造成的危害,但前者是一种较为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后者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还是以考试举例,可以选择最近不看任何与考试有关的物品(聚焦情绪),或者努力复习、查漏补缺(聚焦问题),表面上看两种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由考试这件事带来的学业压力,但前者只是暂时的情绪缓解,后者则是着眼于长远的问题解决。

(四)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

如果压力应对得当,学生则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压力应对不当,则可能带来社会功能、精神面貌、躯体健康等方面的异常。

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各种适应性行为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两种非适应行为:一是自卑或逃避行为。长期的学习压力下,部分青少年可能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对学业、生活的掌控力,进而出现自卑或逃避行为,比如拖延学习、对作业敷衍甚至不做、缺乏好奇心、沉迷网络等。二是攻击性行为。学习压力过大的青少年易激惹、攻击性强,发泄情绪的欲望强烈,一件小事也可能触发“情绪开关”,出现言语攻击或者身体攻击。并且,这种攻击行为既可能对外(攻击他人)也可能对内(攻击自己,比如用自残自伤的行为来发泄情绪)。

精神面貌则主要体现在学生经历学业压力后产生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体验。比如突击测试带来的刺激与紧张,被其他人“反超”带来的焦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他人或自己期待的挫败感等。

过度的学业压力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躯体健康方面的影响。长期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导致情绪紧绷、睡眠困难,甚至身体不适;躯体健康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状态和心态,进而加剧学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

三、青少年学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根据青少年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源以及压力认知评价理论的解释框架,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应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对内,可以加强自我发展建设,获得掌控感;对外,可以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获得安全感。

(一)加强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建设,获得掌控感

1.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

压力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但同时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若能引导学生从优势视角出发,建立积极的学业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充分挖掘身边的可用资源,提升自己面对学业压力时的“抗逆力”,将有利于将压力转变为成长动力。“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有三个构成要素:内在优势因素(I am),外部支持因素(I have)以及效能因素(I can)。因此,学业压力教育可以围绕“3I”设计相应活动(如图2)。一是提升学生的“I am”,培育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内部优势或心理品质,如希望、乐观、坚持、自信、韧性等,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同伴竞争、父母期待、学业挫折、考试成绩、自我期待等,建立积极的学业价值观;二是拓展学生的“I have”,帮助学生形成对外部支持的积极认知,意识到学习道路上不是只有自己孤独前行,还有父母的支持、朋友的支持、教师的引导,能求助、愿求助、敢求助;三是加强学生的“I can”,形成积极的学业效能感,鼓励学生遇到压力或逆境时快速稳定情绪,调整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调动人际支持……积极提升学习能力,建立“面对压力我可以”的积极信念。

图2:优势视角下的学业压力认知

2.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提升内驱力

20世纪80年代初,德维克(Dweck,1988)等人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业目标取向可以分为两类:掌握目标(mastery goals)和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s)。具有掌握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是为了个人成长,如果犯错或受挫,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敢于接受学习挑战,并坚持到底;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做给别人看,会更多关注成绩、关注胜负,对竞争更加敏感。因此,培养学生成为掌握目标型的学习动机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调适学习期待、学习目标,科学评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提升学习内驱力,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学习压力。

(二)加强青少年的支持体系建设,获得安全感

1.家庭:与孩子站在一起,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因为学习引发的亲子冲突频繁上热搜新闻,这不禁引发思考: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是温暖的港湾,还是厮杀的战场?当孩子面对学业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与孩子站在一边共同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与问题站在一边共同去“对付”孩子。于家庭而言,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确立合理的期望。“期望效应”具有巨大的力量,积极的期待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为孩子的未来担心,对孩子抱有期待,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期望一定要合理(即在孩子可控的能力范围以内),包括学业成绩、学业排名和个人成长等,过高的期望不仅不能促进孩子成长,反而会带来巨大压力,让孩子无所适从。家庭教育需要转变观念,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做错题不等于做错人。

第二,加强亲子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让青少年的负性情绪得到较好释放,也更能激活青少年在困境下的求助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两成多家庭几乎没有亲子沟通”,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家长更需要花时间与孩子待在一起,从关注身边小事开始,用温和语言、目光接触、点头赞许、抚摸拥抱等方式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投入,加强与孩子的语言沟通、行为沟通,陪伴孩子面对压力、缓解压力,不能让孩子“看父母脸色行事”。

第三,保持家庭和谐。调查报告中,孩子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首位是“有温暖的家”。温暖的家代表了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夫妻、亲子等)、充足有力的家庭支持、接纳互信的家庭氛围。研究表明,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减少孩子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促进孩子会合作、负责任、有韧性等积极社会品质的发展。

2.学校:营造乐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年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不能在晚上11点前入睡,而早上最迟也要在6点半起床,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户外运动少,学业压力大。与其如此,我们更提倡让学生快乐学。

第一,建立同伴支持。如果青少年拥有较好的同伴支持资源,那么学业压力对其产生的负面心理影响相对较小,同伴支持能够缓冲学业压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9]。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倡导、鼓励、营造良性的同伴竞争氛围,引导学生既能与同学分享知识也能共担学业挫折带来的情绪,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良性竞争中体验到快乐的青少年会更从容地面对竞争。

第二,提供成长空间。学校教育需要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为学生的多元成长提供平台与空间。一是鼓励学生拓展生活乐趣,劳逸结合,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均能帮助学生积蓄更多的内心能量,更有底气面对压力。二是教会学生应对学业困难的具体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运用SMART原则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清晰地衡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更好地调整学习节奏。三是改善教学方式,教师尊重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因材施教、互动教学、鼓励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

第三,优化教师言行。青少年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师生之间不仅是教育关系,还有因心理联结形成的情感关系,因此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教师积极的关怀行为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10],关怀行为包括稳定的情绪、鼓励的语言、容错的心态、合理的期待等。

此外,对社会环境也有三点呼吁:一是给予学生更多元的学业评价,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升学标准,建议多方面评价学生的项目作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创造性思维等,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评估。二是打造更包容的心理咨询与就医环境,摒弃病耻感,建立“家—校—医—社”共育的心理健康模式,让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三是对症下药全员进步,不能“大人得病孩子吃药,社会得病个人吃药”,在学生努力的同时,家长、教师的心理教育素养也要同步提升,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能在放松状态下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事关强国复兴、中华民族现在和未来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要求、寄予厚望。学业压力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各个层面不断付出努力,更需要所有人把减轻学生学业压力贯彻到课堂教学、家校协同、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全员、全时、全程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2021年度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模式研究”(CY2021Z14)的研究成果

注释:

[1] 朱英杰.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科学干预、协同关注[N]. 人民政协报,2023-07-12(009).

[2][3] 陈旭. 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04.

[4] 李田伟,陈旭,廖明英. 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1):35-40.

[5] 刘在花. 学业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韧性的调节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6(12):68-76.

[6] 梁艳芳.“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学业压力现状与教育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9):14-19.

[7] 李鹏,石伟平. 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政策理想与行动路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容分析与实施展望[J].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1):106-114.

[8] Lazarus,R. S.,& Folkman,S.(1984). 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 New York,NY:Springer.

[9] 李海垒,张文新.青少年的学业压力与抑郁:同伴支持的缓冲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0):87-91.

[10] 蒋俊杰,王旭,喻婧等. 教师关怀行为对中学生学业压力的影响: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和生命意义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21(02):260-265.

[作者王慧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省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发展室主任、心理教研组长;冯廷勇系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专家(西南片区副组长)]

《人民教育》2024年第9期